cǎokòu

草寇


拼音cǎo kòu
注音ㄘㄠˇ ㄎㄡˋ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草寇[ cǎo kòu ]

⒈  出没于山地的强盗。

robbers in the mountain;

引证解释

⒈  出没于山林草莽的盗匪。旧时官府常蔑称聚众反抗朝廷的起义者。

《旧唐书·僖宗纪》:“如乡村有干勇才略,而能率合义徒,驱除草寇者,本处以闻,亦与重赏。”
《水浒传》第一〇七回:“贼将 滕戣 看见是女子,拍马出阵,大笑道:‘ 宋江 等真是草寇,怎么用那妇人上阵!’”
《英烈传》第三四回:“即今诸路年穀不登,人民饥饉。闻殿下招兵,俱来就食。羣雄、草寇来投伏者,计有六十餘万人。”

国语辞典

草寇[ cǎo kòu ]

⒈  草野中的盗贼。

《水浒传·第六一回》:「路上便有些个草寇出来,小人也敢发落的三五十个开去。」
《西游记·第一一回》:「陛下!那些人都是那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

英语bandits

草寇造句

1、本官乃是颖昌府巡境偏将,听到有人说前方出现了草寇,你们可曾见过?

2、以戚少商这样一个不世之人杰,流放于野,沦为草寇,不为世所见用,郁勃难舒。

3、庚子年剿灭拳匪,义和团遭到残酷镇压,许多人都被官府捉去砍了,宋锡朋逃亡在外,做起了土匪草寇,他又聚集了一伙水贼,到天津劫夺盐道船舱里装运的官银。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