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纂唐黄门予告归中州

送周纂唐黄门予告归中州朗读

清蒲何事补山龙,皂服绨衣说汉宫。直节嶙峋看齿马,乡心迢递付冥鸿。

千峰秀接嵩花室,五月炎消郢雪中。明主怀贤方侧席,肯容姬衮久居东。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董其昌朗读
()

猜你喜欢

浮生今逐日行南,便拟移家住菊潭。世事但逢曹相饮,风流当就阿戎谈。

云霄末路成初服,道德私心愧盍簪。问我别来何所见,两狙相向泣朝三。

()

宁作赵氏鬼,不为它邦臣。

()

故山回首锁烟霏,廿载驰驱未得归。偶尔攀萝寻绝顶,那堪把菊对芳菲。

溪云潋淡秋容静,疏雨微茫梧叶飞。似有宿缘成主客,呼尊更酌醉斜晖。

()

万行不修,僧只不历。

千佛数中,位居第一。

()

楔子

(搽旦扮李氏同二净福童、安童上)(搽旦诗云)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早时不算计,过后一场空。老身姓李,夫主姓韩。夫主早年亡化过了,所生两孩儿,一个唤福童,一个唤安童。有个小叔叔是韩弘道,婶子儿张二嫂,泼天也似家私,他掌把着。我如今要分另了这家私,俺两个孩儿未娶妻哩。福童请你婶子来。(福童唤科,云)婶子有请。(二旦扮张氏上,云)孩儿也,你唤我做甚么?(福童云)我母亲请你哩。(二旦云)这等我须索走一遭去。早来到门首也。你报复去。(福童云)母亲,婶子来了也(搽旦云)道有请。(福童云)婶子请。(二旦做见搽旦,拜科,云)伯娘唤我做甚么?(搽旦云)婶子请坐。我请将你来,别无甚事,我要分另了这家私。我两个孩儿,不曾娶亲哩。(二旦云)伯娘,我可不敢主张,等你叔叔韩二来家商议。(搽旦云)福童门首看者,若你叔叔来呵,报复我知道。(正末扮韩弘道上,云)老夫蠡州白鹭村人也,姓韩名义,字弘道。祖上庄农出身,所积家财万贯有余。我有一个家兄是韩弘远,早年间亡化过了。家兄遗下二子,长叫福童,次叫安童。我那两个侄儿,他从那三五岁上无爷,可是老夫抬举的他成人长大。争奈我那嫂嫂,性儿有些乖劣。幸得我妻张氏贤惠,见老夫年近六旬,无有子嗣,与我娶了个小浑家,姓李小字春梅,如今腹怀有孕也。这两日见我嫂嫂,和那两个侄儿,心中好生不喜。想必为这春梅怀孕,有些妒忌的意思,也不见得。恰才和几个老弟兄每,饮了几杯酒回来,早到家门首也。(搽旦云)分另了家私却也净办。(正末云)怎生这般大惊小怪的?我过去咱。(福童云)好!好!叔叔来了也。(正末见搽旦,施礼科。云)呀!早辰间不曾见嫂嫂,嫂嫂祗揖。(搽旦回礼科,云)叔叔请坐。(正末云)二嫂,您恰才为甚么这般炒闹那?(二旦云)恰才伯娘请将我来,要分另了这家私。(正末云)谁这般道来?(二旦云)是伯娘道来。(正末云)我问嫂嫂咱。(做问科,云)嫂嫂,您恰才为甚么炒闹来?(搽旦云)是我请将叔叔、婶子过来,要分另了这家私。树大枝散,自然之理也。(正末云)这家私比先家兄在时,原无积趱,都是我苦挣下的。既然嫂嫂要分另家私,我问这两个侄儿咱。福童、安童,您母亲要分另家私,您两个心里如何?(福童云)我两个不曾娶老婆哩,分另这家私倒也净办。(正末云)这的是您娘儿每商定了也,可不干我事。请的本处社长来者。(福童云)理会的。出的门来。社长在家么?(社长上,词云)老阿老,起迟卧早,硬的便嫌软,软的蒸饼儿倒好。我是本处的社长。门首有人唤门,我开开这门。孩儿也,唤我做甚

()

黄昏投古寺,深院一灯明。水砌长杉列,风廊败叶鸣。

山云留别偈,王事速归程。迢递罗源路,轻舆候晓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