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

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朗读

才子神骨清,虚竦眉眼明。貌应同卫玠,鬓且异潘生。

初戴莓苔帻,来过丞相宅。满堂归道师,众口宗诗伯。

须臾里巷传,天子亦知贤。出诏升高士,驰声在少年。

自为才哲爱,日与侯王会。匡主一言中,荣亲千里外。

更闻仙士友,往往东回首。驱石不成羊,指丹空毙狗。

孤帆淮上归,商估夜相依。海雾寒将尽,天星晓欲稀。

潮头来始歇,浦口喧争发。乡树尚和云,邻船犹带月。

到洞必伤情,巡房见旧名。醮疏坛路涩,汲少井栏倾。

别我长安道,前期共须老。方随水向山,肯惜花辞岛。

怅望执君衣,今朝风景好。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朗读
()

猜你喜欢

大路古茅屋,问津欲何从。

鸡黍相款留,贤哉植杖翁。

()

太冲扶策招隐士,德璋移文谢逋客。

欲分胜地高世流,未辨贤愚相什百。

()

农家冬少事,无地肆吾勤。

急雨生新健,陈编寄一欣。

()

重阴九垒几曾开,广布阴功亦异哉。

八景定中朝十极,五云深处步三台。

()

小春新霁快行装,力病由来拜响塘。寄语华宗贤后裔,先茔宜护不宜伤。

()

君侯酌客黄金杯,六龙下食慈明催。醉开画苑出天马,远自大宛西极来。

起云礧碨最后出,真龙八尺高崔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