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后见形诗

亡后见形诗朗读

异国非所志,烦劳殊清闲。

惊涛千万里,无乃见钟山。

译文

留在别国不是我的意愿,他国的烦劳远多余清闲。

在千万里的惊涛骇浪中,没想到竟然还能见到钟山。

注释

无:竟然;也可不翻译。

异国:这里指自己覆灭的国家。

殊:不同或超过。

  让我抓住不放的是“钟山”这个词。后主对“钟山”这个词很有爱,自号钟隐、钟山隐者。“钟山”对后主来说,意味着出世、隐居、清逸。因此联系全文,“钟山”一次并非实指而是虚指。无乃见钟山并非说见不到钟山,而是说无法继续目前这种类似隐居的闲逸的状态。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应该是,有一件事他不想去做。不想做的理由是因为环境恶劣,无法像现在这样清逸闲散。

  他说“不想去”,意味着有选择的余地。又说不想去的理由是因为“不能这么安逸”,意味着他目前的生活状态是相当安逸舒适的。如果是亡国前后期的作品,是否去汴京,是他可以选择的吗?他当前的生活状态,能用“安逸”来描述吗?显然不能。所以这不是亡国前后的作品。

  将这首诗和后主的生平相联系,可以作以下猜测:所谓异国,并非指某个国家,而是指自己灭亡的唐朝。所谓惊涛,并非是说渡江的情景,而是自己现状。所谓钟山,并非是说某座山,而是说隐居的生活。而在后主心目中,隐居不代表清苦,而代表清逸。

  他现在正过着十分安逸的生活,很舒服满足,不想放弃这种生活去过另外一种类似于“惊涛骇浪”般的,有别于现在的生活。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朗读
()

猜你喜欢

达石情忘倦,移山志必通。

朝朝勤甓运,井井策新功。

()

田家不遣儿牧猪,老乌替作牧猪奴。

不羞卑冗颊得志,草根更与猪为戏。

()

骊歌赤壁尚相闻,绛帐闽天已似云。不为圣朝偏贵少,几人循吏复能文。

道乡遗脉从看大,宅相余光久借分。处处江山俱动色,一诗先报武夷君。

()

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桔未应先。

赐鲜遍及中珰第,荐熟谁开寝庙筵。

()

松下携镵采茯苓,一山红叶正纵横。因留石上云生处,又听冰崖泻瀑声。

()

忆同支遁宿嵚崟,不负平生壮观心。北固山随三楚尽,中泠水入九江深。

纷纷落月摇窗影,杳杳归舟送梵音。东去何时来蜡屐,天边爽气梦相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