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臣造句



1、明宪宗年间,宦官弄权,滥杀贤臣

2、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3、后汉之所以倾颓,是因为“亲小人,远贤臣”。

4、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5、可是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这位贤臣到死也没想到他那个恭顺有加的学生会在他死之后反攻倒算。

6、正是基于臣民心态,古人才会将治国希望一味寄托于明君贤臣,到头来却总逃不过“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

7、这位通古达今的陈宫,聪明一世,却忘了一句古训:"良鸟择树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8、与其勉为其难地维持“德才兼备”的仁君贤臣神话,还不如在官员为官之前就由公众来剥个精光。

9、也有一种称赞是助人为善的,这就是所谓的“鼓励性的称赞”。许多贤臣曾以此术施于他们的君主。当称赞某人是怎样时,其实他们是在暗中指点他应当怎样。

10、因此,老夫愿意替王爷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葛大人,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还望葛大人三思!

11、自大唐开国以来,几任明君殚精竭虑,无数贤臣业业兢兢,造就了史所未有的煌煌盛世。

12、民为邦本,本固而邦宁,这个道理古今圣君贤臣是知道的。

13、经过明君贤臣二十几年的努力,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天下大治,大唐进入全盛时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

14、前昔寇兵部为放出太子,至今还羁囚狱中,但他乃忠义之臣,况救太子亦有功于陛下,缘何反将此忠义贤臣囚禁下?是理所不该也。

15、像什么一代天骄啊,唐宗宋祖什么的,随处可见;贤臣良将更是俯拾皆是。

16、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妨臣,则贤臣不至。

17、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但始终不见踪迹。

18、贤君择人为佐,贤臣亦择主而辅。

19、贤臣只为民情,绝无反悔之处,只知为官与民除害,诚谓事君能致身,快乐而无怨。

20、始楚贤臣屈原被谗放流,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

21、当今天子昏庸无道,信小人远贤臣,是非不辨,赏罚不明,忠奸颠倒,残害忠良,屠诛无辜。

22、从今日起,朕自当勤学帝王之道,亲贤臣,远小人,节用爱民,赏罚有度。

23、只因钦限要紧,贤臣也顾不得残疾劳碌,饥餐渴饮,夜宿晓行,按站雇驴,盘桓前进。

24、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25、处事果断的贤臣莱国公杜如晦。

26、希望陛下能引以为戒,躬自反省,敬天爱民,亲贤臣,远小人,再兴大汉。

27、皇上若要杀尽贤臣良将,谁来安邦定国,抵清外辱。

28、珠树家珍,流传圣主贤臣之颂;槐堂世相,记载忠臣孝子之名。

29、后世的人鬼之祭,并不限于先祖,还包括历代帝王、先圣先师、贤臣、先农、先蚕、先火、先炊、先医、先卜等。

30、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大人敬贤礼士,爱惜性命,心系天下,如不嫌弃小人愿生死相随,永不离弃!

31、爱他,送他去宋朝,那里有仁君贤臣,繁华盛世,名士风流,遗泽千年。

32、漫漫人治史,使古人常把“盛世”的想象寄托在“明君贤臣”身上,最终逃不过“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治乱循环。

3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4、暫唐太宗亲信贤臣,国家大治。

35、贤臣身带残疾,焉能行走得动,只得又雇了两个赶程驴,搭上褥套;小西扶持施公骑上,然后自己就势也就乘上,前后顺着大道行去。

36、仙凡路隔,水陆殊途,今下界洪水为灾,兽妖肆毒,已有凡间帝主,简派贤臣,专司其事。

37、她从未恃宠而娇,而是照旧勤俭吃苦,以智慧辅佐齐宣王重用贤臣,重振朝纲。

38、现在我担忧的倒不是流星的出现,而是国君贪恋酒色,亲近小人,喜听谗言,疏远贤臣,长期下去,灾难必然降临到我们齐国。国君的这些过失,靠祈祷是帮不了忙的。

39、葛大人,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还望葛大人三思!

40、可是想要成就霸业,那些并无赫赫之名的贤臣,才是真正的基石。

41、伏羲是上古时候的圣贤帝王,但就算圣贤到伏羲的程度,治理国家也必须依赖贤臣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然后得天下大治,这是帝王欲使天下臻于大治的不二法门。

42、丹书铁券,上品铁器,故老相传是某个贤臣告老时先皇所赐,以表彰他毕生对帝国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让他返回故土后可以建一处庄园颐养天年。

43、十难不险,则贤臣不用;用臣不贤,则国非其国也。

44、当时,名士许劭曾经说过曹操是治国之贤臣,乱世之奸雄。

45、贤臣内,则邪臣外;邪臣内,则贤臣毙。内外失宜,祸乱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