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ngmín

良民


拼音liáng mín
注音ㄌ一ㄤˊ ㄇ一ㄣˊ
反义贱民 莠民

词语解释

良民[ liáng mín ]

⒈  旧时指一般的平民(区别于贱民)

common people;

⒉  旧时指安分守己的善良百姓。

law-abiding people;

引证解释

⒈  旧时指安分守法的百姓。

《管子·明法解》:“盗贼弗诛,则伤良民。”
汉 王符 《潜夫论·述赦》:“今日贼良民之甚者,莫大於数赦。”
《三国志平话》卷上:“如自愿去了黄巾,便为国家良民,如不去黄巾,全家诛杀。”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七:“查该 韩凤岐 确是大大的良民,请长官开恩释放。”

⒉  旧时指一般的平民,区别于“奴隶”。

晋 袁宏 《后汉纪·质帝纪》:“或取良民以为奴婢,名曰自卖民。”
《隋书·艺术传·耿询》:“煬帝 即位,进欹器,帝善之,放为良民。”

国语辞典

良民[ liáng mín ]

⒈  安分守法的百姓。

《管子·明法解》:「盗贼弗诛,则伤良民。」
《三国演义·第一〇回》:「聚众数十万,头目不等,劫掠良民。」

劣民 贱民 莠民

英语good people, ordinary people (i.e. not the lowest class)​

法语bonnes gens, gens ordinaires

良民造句

1、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许发放“良官证”比发放“良民证”更来得紧迫。

2、但是董豁子也非等闲人物,自打他出道两年来,没有一起案件能牵扯到他身上,从公安局的记录来看,那就是一张清白无字的白纸,奉公守法的良民

3、真是可笑之极,“暂住证”何时成了“良民证”?其实,暂住证除了说明持证人不是北京的长期或固定居民外,没有任何的身份、职业或道德概念之分。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